国民经济,重在乡村;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凝心聚力,因地制宜激发内生动力。搜了股份抓产业、促振兴、提升群众收入的专项行动“3451工程”开展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统筹整合协调乡村土地、产业、人才等资源要素力量,切实推进乡村振兴。
01
坚持“头雁”领航
做好基层建设这篇大文章
取势者可为人先,谋势者必有所成。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将人才“引”进来、“育”起来、“留”下来,以人才推动乡村产业,用人才盘活产业发展,靠人才建立产业优势,坚持推进人才振兴,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搜了股份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和布局,坚持以“头雁”引领雁阵,支持搜了股份商学院,重点培养市场推广领军人才,发展壮大乡村振兴青年人才队伍。同时积极搭建3451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县域乡村一线流动,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在统一的战略指导下,国家政策倾向乡村,真金白银投至乡村,精兵强将流入乡村,真正做到共建共享,强镇兴村。各地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按照《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实施方案》全速推进,“3451”建设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网格及乡村。
02
坚持“三新战略”
培育龙头企业穿透产业兴旺“最后一米”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可以发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不能局限在农村地域内,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社会资源优势。因此,从县域层面上统筹资源,设计相应战略,对于乡村振兴有序推进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在新时代、新模式、新经济“三新战略”奔腾而来的新征途中,“一县一品”新业态、新动能、新格局已然打开。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没有旁观者,只有掉队者。而乡村经济发展到底从何入手?或许宣汉川蜀牧业、海南胡椒科技等“一县一品”特色农业企业可以给出答案。
身处县域这个“关键点”,在政府支持、搜了股份扶持下成长起来的“一县一品”企业代表,打破了物理世界中难以逾越的城乡空间壁垒,突破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瓶颈,实现城与乡、一二三产业的亲密握手,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随着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多链式”加速发展,激活县域经济活力,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03
加快建设“3451工程”
让方向更明确,“家底”更厚实
搜了股份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石,因地制宜贯彻“强县域”“惠民生”的行动目标,坚持以农为本、多业并举,精准聚焦打造“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建设完成3451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目标任务,围绕增强优势、补齐短板、丰富业态,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四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金融化)同步、城乡统筹,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宣汉得天独厚的蜀宣花牛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牧草资源,最适合打造“一县一品”区域特色品牌。2021年,川蜀牧业的牛肉销量节节攀升,目前更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形成了以蜀宣花牛为主的产供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乡村振兴“一县一品”产业兴农富农的样板典型。北京、上海、广东、成都、宁夏、山东……在建设3451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的征途中,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参与,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抓特色产业、壮集体经济、助农民增收、显新农人风采,搜了股份带领更多时代青年,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路。
发表时间: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