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文
全国1472个县城,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支点?

古人言:“郡县治,天下安”。县城位于“城尾乡头”,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而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县域这个特殊的单元,正在被重新赋予新的意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政府文件,都紧紧抓住“县域”这个关键点,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新支点,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进度和质量。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大陆共1472个县城。那么,这1472个县城,要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支点?如何推动乡村振兴?

01 守好两个底线——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就是要坚决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以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问题是民生大计,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树立大食物观”,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大步迈进。

至于如何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就需要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02 抓住两个关键——兴产业、促就业

乡村振兴需要外力推动,更需要内生动力持续“供能”。为快速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牢牢抓住“兴产业、促就业”两个富民关键,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

产业兴,则人才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搜了股份立足于县域,建设3451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打造“一县一品”区域特色品牌,实施金融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塑造,延伸产业链、供应链、组织链、价值链,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带动群众建设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发展产业致富只是搜了股份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搜了股份“三家马车”助力、“三新战略”加持下,以“一县一品”为抓手培育了多个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示范标杆,大力推行“经营主体+”模式,联农带农富农,吸引人才回流,推进产业主体、业态、链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三农”的方方面面,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面振兴,需要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动力活力,汇聚各方面的力量。紧跟时代步伐,牢记时代使命,善于抓住机遇,共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发表时间: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