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反映个别地方毁麦开工,网上“割青麦作饲料”的短视频也在流传。
对此,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排查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确保夏粮颗粒归仓。部分省份也已经出台政策,禁止小麦进行青贮售卖。
正处于灌浆期的青麦在机械面前被齐茬放倒,以一亩地1500 元至 1600 元左右的价格被直接卖掉,对此晚上众说纷纭。
有支持农民为获收益合情合理,有权自行处理的;有支持国家政策,严打青苗用作它用这种行为的;有隔岸观火、无关痛痒,各打五十大板的;还有认为是有外部势力企图扰乱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希望严查的……
眼见还有20多天就要成熟的麦子,为何要提前放倒用作“饲用”?农民该怎么增加收入?如何确保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相辅相成,统筹推进?
从经济利益上来看,粮食限价,青贮作为饲料不限价,这就造成两者价格倒挂。卖青苗的收益高于卖成熟粮食的收益,极个别农民选择提前收割售卖的方式以增加收入。
从长远来看,粮食毕竟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卖青苗无疑是自断口粮,也忽略了由此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我们需要增收,但绝非自断后路的增收,而是要可持续性更稳定的增收。
近年来,国家不但在政策上逐步向农村倾斜,在财政上也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为了提高耕地产值,助力农业经济发展,进而帮助农民丰产增收,各地政府与当地农业企业、金融机构等携手,结合地域特点激发“乡村内生驱动力”,全力助跑乡村振兴。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搜了股份等乡村振兴服务企业为代表,政企联动,积极探索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之路,打造“一县一品”爆品,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渠道,实现富民增收的重要使命。
收入结构多元化,让农民有钱赚,而不是仅凭粮食收入维持生计,“小麦青储收购”问题自然得以解决。
同时,各地政府还要在种粮收益方面多出些实招硬招,努力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让农民朋友们有增收致富的信心,坚守粮食安全的决心。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发表时间: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