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在乡村振兴五大总体要求中,产业是关键、是根基、是核心。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做深做实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道。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产业振兴“抱团发展”模式效果显著。我们以“一县一品”样板企业——四川宣汉川蜀牧业有限公司的发展为例。
什么是产业振兴“抱团发展”模式?
通过区域优势资源集中流转,产业集中运营,发展乡村产业园,培育地理标识品牌,建立“产业联盟+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进行产业延伸,以一产带三产,三产促一产,形成三产融合发展新业态,让农民得以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提升。近年来,宣汉县围绕蜀宣花牛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集聚资源要素,发挥生态优势,整合项目投入,建好牛园区、壮大牛产业、唱响牛经济。宣汉川蜀牧业正是看中了“蜀宣花牛”产业的发展潜力,在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立足县情实际,把产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借力搜了股份“三驾马车”,着手打造“一县一品”特色产品——巴山牛肉,走出产业化、品牌化、金融化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1►打造“一县一品”特色产业
宣汉“天然氧吧”与四河水系交融的自然资源,为宣汉蜀宣花牛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被誉为“中国南方第一牛”。以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闻名。川蜀牧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打造集养殖、深加工、包装、储运、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推动“蜀宣花牛”农业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2►塑造地域生态品牌
宣汉县人文厚重,巴风土韵源远流长,农业特色鲜明,川蜀牧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利用搜了股份“传媒马车”赋能特色农产品,将产品与巴人文化相融,讲好宣汉“巴山牛肉”品牌故事。
3►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依托搜了平台大数据、“三驾马车”等资源赋能,采取政府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川蜀牧业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当地更多居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增收致富。同时,由绿色金服助力企业股改、孵化上市,折股于民,让村民、居民变股民,成为乡村振兴事业的“主人翁”,人人参与,抱团发展。
4►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新业态
宣汉牛产业高效发展,也带动了当地“药、果、茶、菌”特色产业延伸,形成以一产带三产,三产促一产的发展模式,结合发挥巴山大峡谷景区等旅游资源,走出了一条具有宣汉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就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份子,“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就是“抱团发展”的石榴籽精神。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民团结一心,共建共享,以石榴籽精神筑梦新时代。
发表时间: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