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政府工作报告,就是读懂未来一年的发展规划、目标方向及行动路线。政府工作报告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国人关心的话题也都在里边。例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十九大报告的通篇报告中多处被提到,到底是什么呢?简言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以及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出发,基于我国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生动实践。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纵观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三农”的相关内容,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三农”这块“压舱石”夯得更坚实,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添柴加油”。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历史经验,又要立足乡村建设实践进行创造性探索。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握产业振兴为主要矛盾,补齐人才要素,激发文化力量,注重生态建设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2-03-18